沪语字幕:上海人的优越感是什么 上海人的腔调体现在哪里?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3 апр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92

  • @MonkeyPrincess1234
    @MonkeyPrincess123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0

    硬件上,上海和外地差距是缩短了 但是上海人的素质 认知(所谓的格局)和对规则的尊重等等还是超前的 比如上海人比较务实 财商也比较高 做事情有分寸 你们说得很对 有底线 伐会“野花花” 或者面前说大话 划胖 背后摆人一刀 我在波士顿药企 虽然这里来自中国各地的高知很多 但是谈人生或者金融的要紧事情 我还是喜欢和阿拉上海宁讨论 即有vision 也有方案拖底 说回优越感 梅大师说的很对 不是看不起别人 我认为是对自己和对生活品质有要求 举个粗俗的例子 你很少看到上海人家里乱七八糟的 尤其作为上海女性 我记得有些人说上海女人作 但也有人说 上海女人都会打扮自己 而且喜欢有自己的工作事业 不依附男性 我从来没有看不起外地人 但是我在美国的北方朋友会说我有优越感 我觉得叫自信和底气更为恰当 与上海类似的这种因优越感而浑然天成的自信 我至今只在北京人身上看到

  • @liliwong8778
    @liliwong877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是的,上海人走到全世界都有优越感,我曾在台湾老板餐厅做点心,我自已一直带饭,从来不吃他们餐厅饭,让老板惊掉下把,我们二个上海员工,台湾老板娘对我们是最好的,加工资也最快的。

  • @DrLusEnglish
    @DrLusEnglish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外地人讲上海人有优越感,其实也有肯定上海的成分,其实他们希望他们的家乡也更加接近上海。上海人是上海最接近过去租界的,就应该保持外国人文明的一面,也保持中国人先进的一面。大多数外地人不希望上海人也变成乡下人那样。
    上海人有着中国人中最多文明进步的素质。
    上海人说来生还做上海人,这样的比例可能是全国最高的。你觉得呢?
    当然,上海人缺点也是有不少的,希望慢慢改进。

  • @stevenzhou1231
    @stevenzhou123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2

    主要是上海人和别的地方人生活理念不同,上海人的边界感很强,契约精神是中国最好的。

  • @yazhenru1705
    @yazhenru170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2

    我觉得上海人引以为豪的是上海人讲道理,上海人讲诚信,上海人做事摊得上台面的。

    • @daviddeng3024
      @daviddeng302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你以为我没和上海人打过交道?什么鸟都有!

    • @Y-qp5fb
      @Y-qp5fb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daviddeng3024听历史老师说,移民上海的宁波绍兴人不少是过去堕民后裔😅

  • @czg8916
    @czg891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听那四个人用上海方言嘎三五 满亲切的

  • @timzhu9179
    @timzhu917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支持小“沪”队

  • @shimingqiu4589
    @shimingqiu458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上海宁有一种特别的腔调,就是在客气平和友好中带有一种有生具有的、从骨子里"看不起人"的气质! 在过去不富有的年代,我们的父辈们穿着发了白的蓝色卡其棉布外套,但是依旧烫得平整和整洁,袖口和领口如同穿西装般地露出白色的衬衫。没有白衬衫,就用假领子代替。这就是上海人的傲气!

    • @suitable4137
      @suitable4137 24 дня назад

      这点和欧洲人有点像,多好多差都要好好把自己和家里经营好,追求品位,不一定是钱的问题。这应该算是高自尊的表现,不是骄傲。

  • @Momo-kq9hd
    @Momo-kq9hd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上海宁真的是有底线的! 而且要面子的!

  • @paulji2339
    @paulji233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上海人在东京的作者的亲身经历,是当时上海作协的,记得是姓顾的。小说很感人,电视剧在掏浆糊😂

  • @daguaizhang8208
    @daguaizhang820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我爸爸是50年代末考到上海读大学的,后来留校在上海工作。记得在我未成年的年纪曾经问他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来上海呢?我爸说很多方面上海都领先外地的-尤其医疗条件,你没在外地住过不会了解相对于外地城市上海医疗的“发达”程度。

  • @davidxu4350
    @davidxu4350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小朋友懂事体后可能已经是改革开放后了,外地人占领了上海各级阶层,上海已经不再是以上海方言为主了,所谓的上海人的优越感和上海人的腔调体现在血液里的,这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学不会的,当然什么地方都有优秀的人,请问这些小朋友,如果上海不具优越感,为啥是所有人的向往之地,当然上海人也存在素质低下的人群,文化层次也好、经济层次也好,跟不上社会的节奏就不再觉得作为上海人有什么优越感,总之一句话,上海人最大的优势就是走到任何地方会轧苗头,当你跟全国各地的人在一起时,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处理问题的方式明显就会体现出上海的特色。至少在道德层面是占上风的。

  • @weiliu4757
    @weiliu475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作为奉贤土著,自从92年去北京上大学,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象上海人。我的标准答案:因为我是上海乡下人😂

    • @joyeelin3112
      @joyeelin311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weiliu4757 阿拉其实才是外地种 甚至还是杂种 🤣

    • @seven-k8i
      @seven-k8i Месяц назад

      @@joyeelin3112蛮扎心😂

  • @jefffu6709
    @jefffu670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不是上海人,但是听得懂上海话。梅大师节目经常看。2000年前上海人确实有优越感,而且成次越低人越明显。现在更多可能是乡情吧

  • @haoliu912
    @haoliu91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我觉得老上海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比较宽容,他们的优越感更多的是以更广泛的视野,更包容的心态,更高的道德底线示人,而很多从小地方后移民到上海的“新上海人”,更喜欢把自己称为上海人,心理和言语中喜欢以鄙视外地人来体现优越感。这是我的观察,不知道对不对,请各位老上海人点评。

  • @liliwong8778
    @liliwong877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刀哥的视频都是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我区域

  • @yazhenru1705
    @yazhenru170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就是偶尔一次刷到梅大师拍的四川北路街景这个视屏开始观看,并逐渐喜欢的

  • @晓筱-e6y
    @晓筱-e6y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70后的上海闲话明显还是比80后说的好的。跟梅大师想法一样,我在新西兰二十几年,也从来没觉得有人歧视。而且和洋人对话,会不自觉的回答别人是从上海来,而不是从中国来。。😂😂

  • @AYLove1
    @AYLove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就喜欢看上海男人侃大山😂下次聊一聊上海男人做家务做饭吧😊

    • @AYLove1
      @AYLove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还有,越聊越聊,刀哥的话匣子打开了😂

    • @mastermei
      @masterme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其实家务不太会。不过很好的建议啊!谢谢

  • @筱勇
    @筱勇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大马william还是一如既往的谦虚保守😂,个人比较喜欢

  • @viviansun957
    @viviansun95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蛮好👍🏻🤝梅大师上海闲话蛮标准的。

  • @XinWang-d2v
    @XinWang-d2v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普通的上海人也可以卖了房子移民,可以卖了房子去江浙城市过富户生活,也可以留在上海. 上海人是最幸福的.

  • @liliwong8778
    @liliwong877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含着眼泪活着,

  • @shypxh
    @shypxh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生活家的耳朵造型不错,配合光头,很有大佛相😄

    • @mastermei
      @masterme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你要去进香吗,我带路hahaha

    • @shypxh
      @shypxh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mastermei 主要是夸人家面相好,相由心生,说明内心一直比较慈悲宽广😂

  • @陈宇康-b8l
    @陈宇康-b8l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上海宁虽然把衣裳晾在阳台外交头但是上海宁出门穿衣裳是称头的,不会乱穿出门,比较正式的,这是上海人文明的地方。至于衣裳晒在外头,是不得己的

  • @Mangmang05
    @Mangmang0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爷爷家在上海,我家在北京。 我爸在单位里得到人们的评价就是大好人,老实人,不像上海人。😂

  • @scottlee9248
    @scottlee924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上海人的优越感是开埠以来形成的,是一百多年来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而形成的

  • @hlzhao-u1c
    @hlzhao-u1c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上海乡音亲切!

  • @-ltdiy1652
    @-ltdiy165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33那个不叫‘优越感’,是舒适和稳定感,也是常说的in the comfort zone。

  • @丁一-k2l
    @丁一-k2l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上海人的优越感是客观存在的,在经划经济时代中央政府每用6块其中1块是上海上交的税收。开放后,上海上缴的税收也一直名例前矛,当然有优越感,优越感是在精神上的,不是物质上的。

  • @xiaopingding5466
    @xiaopingding546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别是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生活环境层次较高的上海人,气质就是与众不同。

  • @XinWang-d2v
    @XinWang-d2v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有选择就是幸福呀

  • @jiehuang7901
    @jiehuang790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有优越感有什么不对的,只要不损人利己就可以啦!

  • @georgeyang999
    @georgeyang99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今朝你们讲了蛮好哦,点赞👍👍👍。关于婆媳关系的话题最好叫你们的太太出来一起聊聊,收视率会突飞猛进。😄

    • @mastermei
      @masterme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好主意,这个下次安排!

  • @韩国民主
    @韩国民主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蠻好的,幾個嘉賓在梅大師帶領下狀態好起來了。

  • @-ltdiy1652
    @-ltdiy165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8:01不见的看世界是错的,而是从广度,深度和在复杂度上根本就不够用(一个是带宽不够,二是没有什么纠错机制或功能)。😂

  • @user_xuxutalk
    @user_xuxutalk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关于这个话题,我也聊了两期节目,大家有兴趣可以来听听

  • @yuko28taka24
    @yuko28taka2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在国外鞋只讲自家是上海仁。阁额就是上海仁的优越感😊

  • @YiZhuJudy
    @YiZhuJudy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真额是哦,我了了挪威,华人其实是老少额,接促了一点中国人包括外地人,哎,阿不晓得撒道理,就是锅着老怪啊,个外地人真额切不晓。谈吐怪,穿着怪,行事怪。接过来嘎西多年素还是只有跟阿拉个的唯一额上海人做朋友,她也有相同的感受。上海人的认知确实是一样啊

  • @feifeilu7421
    @feifeilu742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以前叫北京人也是北京来的乡下人……😂

  • @CaoYong-z2u
    @CaoYong-z2u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王某某 苏北口音太重。还有戴眼镜的日本人,国语和上海话有待提高。我是你的粉丝,实话实说。

  • @liliwong8778
    @liliwong877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欢迎讲上海咸话

  • @Kleinlew
    @Kleinlew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在上海长大,如今离开了上海,不过身边大部分朋友还是上海人。我曾经和一位上海的朋友坦白,你是如何觉得自己上海工人家庭出生的身份优于一位在南京教授家庭出生的女生的?很多上海市民确实有着谜一样的优越感。 - 在我看来当代上海流失最严重的就是文化。改革开放40来年,钱以及其带来的极端的物质生活已经把上海的文明带偏了,把人的灵魂带偏了。在如今的上海,钱就是文化,文化就是钱。

    • @Jennifer-be8tf
      @Jennifer-be8tf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不是在上海,是在中国,你听到过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这话不是出现在上海,你不要有偏见。

    • @Kleinlew
      @Kleinlew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 不是的,这还真是在上海人这里显现的淋漓尽致。不说远的地方,上海就和周边城市一比就是是个文化含量偏低的地方。

    • @HH-wn9cl
      @HH-wn9cl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上海本来就没撒文化。上海是市民市井文化。大家来是赚钞票的做桑意的,不是来谈情操谈历史人文的。谈情操阔以去北京谈,那里是燕国古都,史称蓟。或者去河南商丘谈,那里有殷墟,也阔以去陕西西安谈,那里是西周的镐京,距今三千年历史。可以去四川眉州谈,那里是千年第一文人苏东坡的老家。上海旁边宁波还有个什么河姆渡文化遗址,七千年历史,也阔以去绍兴看看,看看大禹,再瞻仰一下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文化事件,兰亭会饮的那座山。By the way, 我祖上就是宁波绍兴来的。一百多年来,来上海的不是来避难的,就是来做桑意打工的,都是无业流氓者来闯上海滩做发财梦来的,不谈钱太虚伪了,哈哈。

    • @peterzhou2625
      @peterzhou262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Kleinlew 在你眼中有古建筑和古文化就是有文化?哈哈哈哈,在我们上海人眼中上海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地方,当然北京也很厉害,古文化只是文化中的一种。

  • @michaelchen9420
    @michaelchen9420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梅大师喜欢川普,讲讲川普发币的见解?

  • @aaronliu1443
    @aaronliu1443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上海宁必须牛逼的 梅大师说了对

  • @yishunre
    @yishunre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江浙人听得懂沪语,感觉蛮好

  • @harbin88
    @harbin8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喜欢大马,说话有水平👍🏻

  • @-ltdiy1652
    @-ltdiy165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0:10这是一个特别简单易懂的(跟社会/心理学有关的)东西。
    所说的轻蔑/condescension,瞧不起他人的言行举止是一种粗鲁/incivility的方式,但经常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patronizing,也就是叫‘腔调’/attitude的东西,再加上一些负面情绪词汇去表达的,说法patronizing superiority里的superiority很多时间就是上海人(或你们几位老师在茶余饭后给大家科普)的‘优越感’。😂“patronizing superiority”的奥妙在于表面上是友好无害的,但表现出来或让人感受到的是有这类言行(包括穿着打扮举止,不一定就要说什么)的“上海人”秀的是他们认为自己优越。😅
    虽说用了几个洋文,有中学英语水平的都应该觉得简单明了。

  • @liliwong8778
    @liliwong877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八十岁左右老人,他们很喜欢叫外地人,和乡下人,

    • @peterzhou2625
      @peterzhou262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最早的外地人和乡下人都不带贬义的,因为49年前人口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后来有了户口制度以及出远门需要介绍信,各地慢慢的产生了隔阂才有了贬义,等上山下乡兴起,上海人去了全国各地,看到了各地的落后和艰苦,这种贬义就更强化了。

  • @angelamao5835
    @angelamao583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上海人是有优越感的,我认为是从解放前就有的,因为自古上海就最时尚,上海人见识广,洋气,所以就会感觉自己与其他地方的人不同。

    • @NYCHe-pd3ff
      @NYCHe-pd3ff 20 дней назад

      海派文化鼎盛时期是民国卅年代!中共一时捱崇🎉一时打击👊至今仍【举棋不定】

  • @lamomlu3290
    @lamomlu3290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个人认为上海人就是一代代在十里洋场拚搏后成功落地生根的人群,必然有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有优越感也是正常的。而其后代如果不思进取,啃老,一定会被后来的新上海人取代和淘汰。而作为曾经的上海人,美国一代移民,也会因为有祖辈开疆辟土的基因和曾经生活在上海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在海外更容易闯出一片新天地。所以我为自己曾是上海人感到幸运,为自己是个勤奋努力的中国人而自豪,因为在美国会看到众多更成功的非上海人,而美国各种表格上只会细分中国人或亚裔,没有上海人。

  • @hlzhao-u1c
    @hlzhao-u1c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上海人的“强调”其中有代表一种文明的意思。

  • @NYCHe-pd3ff
    @NYCHe-pd3ff 20 дней назад

    梅大师上海宁得分最高

  • @joyeelin3112
    @joyeelin311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飞机一边飞跃太平洋 一边听F4广播。作为老上海 阿拉到美国一眼伐陌生 一切都那么的融入 自然 或者说习惯。说穿了 阿拉天生有boundary 这个是社交的基本礼仪 但和传统儒家文化是有点出入的。这是洋外和洋内的区别。

    • @mastermei
      @masterme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你怎么在飞机上听的

    • @weiliu4757
      @weiliu475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mastermei飞机上Wi-Fi现在基本普及了吧

    • @joyeelin3112
      @joyeelin311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 我是Tmobile用户 全程免费。但是在芝加哥西北方向一段 靠近旧金山一段 以及太平洋阿留申群岛一带会信号消失。其他时候都可以 视频很模糊 听声音即可 但经常很卡 我就带着耳机当催眠曲听 也不管卡不卡。但是亚洲航司 我还是老老实实付钱看RUclips。😂

    • @mastermei
      @masterme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joyeelin3112 可惜我是ATT

    • @joyeelin3112
      @joyeelin311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 经常越洋飞行 这个计划划得来 我用T-Mobile免费漫游全部国家 包括上海。

  • @NYCHe-pd3ff
    @NYCHe-pd3ff 20 дней назад

    上海人是移民各地的中国人;有的带资金来上海发展🎉有的逃难到上海🎉有的干部南下到上海🎉各不相同!//左上角杜塊头是江博宁!

  • @mikemn5888
    @mikemn588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大马表达不多看得出素质好,而梅大师是基督徒,当然另外两位也很好,观点也很挺好。上海腔调那种可意会难言传的特质应该是外来基督教文明熏陶的结果,试想上海如果没有徐光启和外国传教士的影响,没有基督教国家的准半殖民,恐怕也是粗鄙愚蛮的,只可能比杀传教士的某几个地方稍好点。我不是上海人,但碰巧出生在上海,也听得懂上海话,喜欢上海的多数,不喜欢各地旅游景点和宾馆大堂叽叽喳喳的上海大妈,就是这样。

  • @-ltdiy1652
    @-ltdiy165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7:28‘上海人’的优越感还在于’扛久马相‘,什么东西都应是‘逼挺’。😂

  • @yazhenru1705
    @yazhenru170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和日本朋友介绍说我来自中国,他们会多问一句中国哪里,听我说是中国上海,他们的眼光立刻光亮起来,热情起来。我感觉,日本人对中国人里面是相对认可上海人的。

  • @bouchezhu2756
    @bouchezhu275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上海话已经被团灭了,以后分辨上海人没那么容易了

  • @陈伟-x7w
    @陈伟-x7w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上海寧現在有啥卵泡優越感,政治局一眼政治地位沒有

  • @will88589
    @will8858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上海话做节目蛮好,上海回不到民国时期上海了,上海人也有上海人问题,比如这刀哥就比较怂做RUclips都带着中宣部。

  • @bouchezhu2756
    @bouchezhu275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四个人里,只有梅大师上海话及格

    • @mastermei
      @masterme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而且是勉强及格,哈哈哈

    • @sophiehu3042
      @sophiehu304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还讲5060上海大妈啥啥啥啥的,侬自家上海闲话讲讲好,洋枪八调的,半格上海人都算勿上

    • @bouchezhu2756
      @bouchezhu275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今天能及格的人已经不多了,我不做沪语警察,纠正发音,但是几个嘉宾都是大段大段的普通话夹在沪语里。不过这个就是今天上海语言的真实写照了。梅大师的沪语倒是更像五零后六零后。

  • @EdwardLee-no1hh
    @EdwardLee-no1hh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既然聊上海和上海人的话题 就评論几句 有得罪之处请多包涵 🙏 你們四位对已开埠180多年的上海地區来说 还是太年青了 而且看得出来都不属于上海old money 上只角”出身的家庭 上海这个城市 应该用1949年这个时间段来划分 1949以前 亚洲第一都會 世界前五位 所以 1949年前的旧上海人 绝对No 1 在亚非拉及华人世界 不服建议去好好查一下历史资料 1949年時 旧上海人精英 资本家 文化名流大批出走海外 导致上海被抽走了“脊柱” 而1949年后的上海人 被中共大量抽血去支援“穷山恶水地区” 导致自身严重“营养不良” 现在的310开头长在红旗下的老上海人 和民國時期的旧上海人 完全是不同的文化类型背景 而改革开放后涌入上海的新上海人“香辣蟹“ 根本就是典型的中国大陆小农意识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和已被西方海洋文明熏陶过的上海人 根本就是两个不同族群 篇幅有限 无法充分表达 有失之处表示歉意 欢迎沟通交流

    • @HH-wn9cl
      @HH-wn9cl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您对上海的看法过去片面,大多基于意识形态的幻想。您的视角只停留在了极少数的所谓精英阶层,事实上老上海还存在绝对数量的中下阶层。合起来才能全面代表上海的底色。上海本来就是一座移民城市,所谓的精英本来也都是外来户,没有一个上海本地的。上海历史上最知名的一位本地名人是徐光启,崇祯年间的阁老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受洗的基督徒。四五百年前传教士登陆中国,上海应该是第一站之一,之后传教士都以上海为基地向内扩展,所以上海在其历史基因中就有着对外交流的传统。除徐光启之外,上海历史上并无原产的什么可以大书特书的文化名人。上海行政上本来就隶属于江苏。上海的文化绝对不是精英文化,而是市民文化。我们要理解,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市民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江浙一带。开埠后,上海就是与西方文化交流的桥头堡。除了由于开埠后集中到上海的来自全国的精英,大批江浙一带的破产农民手工业者也来到上海讨生活做生意,荣毅仁荣家不就是其中之一么,荣家也并非什么诗礼传世之家,也是到上海开工厂发了才变成了资本家。所以,没必要神化旧上海。上海的底层文化就是市民文化,上海人被称为市井也是这个道理,上海人没有天生贵胄,来上海都是靠自己打拼的,因此才有冒险家的乐园一说,流氓大亨,贩夫走卒齐聚大上海。49走上海走的一批人,谈不上什么上海的脊柱,因其本身也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上海的精神气质更体现在广大普通上海市民身上。那是经过西方文化熏陶淡化了的东方传统并经过商业启蒙的混合文化。上海的特点还因其当时准殖民地性质,各国在上海有租界,实行本国法律,因此在上海有大量的弹性活动空间,变成四不管之地,可以寻求庇护,这也是为何很多人及组织都活跃于上海,变成基地总部,譬如中共就成立于上海。上海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成为中外交汇之地。历史的连续的,不是割裂的,上海的文化也是在不停演变中的,不存在49年之前的上海人都是gents,49年之后的上海人都变赤佬。党再伟大,也无法一夜之间改造一座城市的气质。至于改开后的香辣蟹们,您是否知道,上海政府里面有不少是留样回来的博士,都是香辣蟹。我前几天刚认识一位河南海归,目前在期货公司上班,标准大白领,谈吐得体。上海的文化底色是开放包容,这样的香辣蟹多多益善。

    • @peterzhou2625
      @peterzhou262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基本同意你的看法,我八十年代出国,遇到过一些49年出去的上海人,无论是哪个阶层的,都可以用温文尔雅来形容,还遇到过几个会说上海话的犹太人也是如此,与文革红卫兵一代的上海人完全不是一回事。

  • @willshao1720
    @willshao1720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讨论上海宁事体前最好先讲好上海闲话,男宁不是难宁,如果不是路果……

    • @mastermei
      @masterme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接受批评和指出!

  • @shypxh
    @shypxh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很多概念比较新的词汇,假使讲寻伐到沪语对应的说法,个人觉得用直接英语的音译在听感上会比较和谐,比如“打赏”可以是“抖内donate”

  • @yeyuki2469
    @yeyuki246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上海人的优越感就是拎得清,点到为止。

  • @stevenzhou1231
    @stevenzhou123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外地人变成新上海人,老上海不移民就是戇大。

  • @nathanliu4274
    @nathanliu427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上海租界是當年東部沿海唯一日軍不敢胡來的地方吧⋯⋯

  • @daniellxia
    @daniellxia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好几位都是不自觉的会插入一些普通话词汇或句子,自己品……

    • @mastermei
      @masterme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很仔细的观察!昨天做了一集视频,专门讲这个事情。嘿嘿。过两天欢迎来看。

  • @XinWang-d2v
    @XinWang-d2v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一个小城市的普通人是没有选择的

  • @TonyXu-f7h
    @TonyXu-f7h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密歇根的上海人很多的。大型超市随处可以听到上海话。大家都相互笑一笑好了。留信息的不多的!

  • @yangping8069
    @yangping806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刀哥最好代要開國語

  • @yintan157
    @yintan15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优越感中性的吧,你们定性为贬义词了,优越感是文化认同的体现,我在境外问起来说哪里人,我就说自己上海人,为啥不说xxx,文化差异比较大,不完全认同,但是目前上海文化也掺沙子了,这个也是真实情况

    • @mastermei
      @masterme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没贬义。请视频看到底啊啊啊啊啊啊~

    • @yintan157
      @yintan15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 嗯嗯抱歉,我纠正,我补充,“上海人”应该是抽象概念,不是具象客观的,不是310开头的,是我们曾经生活在那个地方人的文化归属,我关注的王海滨,他原来山东,老婆江西,现长居泰国普吉岛,但他有在上海一二十年,但我认为他就是正宗“上海人“

  • @nayouto5857
    @nayouto585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去上海玩被说像上海人 感觉是很高的评价了

    • @NYCHe-pd3ff
      @NYCHe-pd3ff 20 дней назад

      心里话

    • @NYCHe-pd3ff
      @NYCHe-pd3ff 20 дней назад

      去外地讲课🎉说:【老师不像上海人】这是最真诚的拉近距离🎉🎉但!现在解释成【你不配叫做上海人】

  • @xingzhou3172
    @xingzhou317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上海宁现在伐能讲上海闲话了,在上海一讲上海闲话就被外地人讲侬看伐起外地宁

  • @davidshang4992
    @davidshang499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上海人不太喜欢赞美他人😅

  • @YiZhuJudy
    @YiZhuJudy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晓得大家上海人有感觉发,乡窝人个三个字是骂人额闲话, 哈哈。

  • @janeyang8629
    @janeyang862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在国外的上海宁被国外的外地宁歧视哎。

    • @YiZhuJudy
      @YiZhuJudy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真啊?阿拉个德额外地人才是歪瓜裂枣,侬看也没办法看哦,我心里想这种人那能被伊混到国外来的哦,还歧视,混过去哦

  • @liliwong8778
    @liliwong877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但是上海的医疗比较好一点,

  • @-ltdiy1652
    @-ltdiy165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5:26没有什么只是舆论的会改变‘方向’,你无非就是在暗示听众单一化容易被言语操控/easily being maniputated;没有实质的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为基础是不会有什么值得多说的更谈不上什么舆论了。😂简中自媒体群体到现在都不可能做出一个稍微像点样子的podcast,就更别说能把什么公众信息交流往好了玩了。

  • @qizhang5042
    @qizhang504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四个上海男人一台戏

  • @daviddeng3024
    @daviddeng302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只是偶然生在此地,几个人祖上不是农民?即使有点莫名的优越感表现出来就是素质低。

  • @-ltdiy1652
    @-ltdiy165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9:11这是一个叫irony的东西,到了这会儿(聊了20分钟了)才用上山寨网络用语‘底线’还真是在简中/山寨自媒体里少有的;其实,再多听几句自己说的,那个叫‘底线’的就是平常人们说的也是几位老师们共享的上海特有‘社会文化背景和基础’,直接说出来就可以省却具体描述上海人的’底线‘跟简中人口的底线的区别了。😂

  • @qingyang8463
    @qingyang8463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老浦东在丁胖子听你们嘎三糊

  • @lilyp-j89
    @lilyp-j8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上海闲话一天世界

  • @shellyma5455
    @shellyma545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梅大师开沪语大会额辰光征集沪语咕。49年以期上海是叫怪好听额咕。后头,香港粤语咕流行。近年来的有几则沪语咕创作,水瓶实在‘’得奖‘’😅
    推荐正宗上海的咕阕:
    ruclips.net/video/S3VAzF6Bv0s/видео.htmlsi=fRc5C7u9TeNi5QKo

  • @jojoup6272
    @jojoup627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这个刀哥不太来塞么,普通话的节目么,非要夹两个上海单词,没法全用普通话表述长句。
    上海话节目么,又无法全程上海话阐述观点,非要讲点普通话
    就好像国内有些人为显的自己洋气,国语谈话非要夹英文单词一样,搞得洋伐洋,腔伐腔
    还有,上海话所有“我”字旁的字,包括“我”,发音时小舌需要关闭。 不要发音成“吾,吾”

    • @kuenstokeot7150
      @kuenstokeot7150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大馬個位William 真是絕倒 😢

  • @weijiehuang5305
    @weijiehuang530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事实上老外看上海宁真呃是伐一样呃,我勒澳洲跟老外刚我是上海宁,伊拉态度的确会伐一样

  • @jamesgu6470
    @jamesgu6470 Месяц назад

    守信 契约精神 其他就不多说了

  • @anabauer8586
    @anabauer858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这个话题蛮有意思,可惜除去梅大师,其他三位的上海闲话才得浆。😂

  • @龚范
    @龚范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上海人见多识广

  • @kenhuang4914
    @kenhuang491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封城后已无优越感

    • @mastermei
      @masterme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是的,哈哈哈

  • @shellyma5455
    @shellyma545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额钟头的上海老咕 ruclips.net/video/S3VAzF6Bv0s/видео.htmlsi=fRc5C7u9TeNi5QKo

  • @peiyaoni7112
    @peiyaoni711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上海人的见识外人无法超越

  • @-ltdiy1652
    @-ltdiy165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1:58“婆媳关系”是特low逼的简中群体话题,就是TMD三句离不开钱的话题。😢😅😂

    • @mastermei
      @masterme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婆媳关系可不光是钱哦。有钱人家婆媳关系也大有问题的。

  • @alexwang6907
    @alexwang690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你们如何看待上海富二代开豪车寒碜韩国人?上海有没有50%认同他们的爱国行为? 很想听听你们上海人对这种丢人事件的真实想法。希望不要护短。

    • @mastermei
      @masterme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上海宁讲伊拉伐是上海宁,哈哈哈

    • @jianchen5433
      @jianchen5433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有多少所謂的上海富二代是真正的上海人?

    • @karlmcohlei3319
      @karlmcohlei331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那些又不是土著三代以上的上海人喽!都是在上海有钱的新上海人😂你根本不知道有钱的上海人有多低调,你知不知道我们上海人有句话叫“闷声发大财”,不了解上海人就不要轻易定义我们上海人。

    • @HH-wn9cl
      @HH-wn9cl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觉得倒是没什么丢人的。小青年们觉得好玩,为无聊的生活加点调料,俗话说叫人来风。没什么好上纲上线的。思想开放点,哪怕大街上跳拖伊舞,也没撒好大惊小怪的,人家自己没觉得丢人,我们何必替别人觉得丢人。这种又是老式中国拧的传统思维,天天觉得别人给自己丢人了,搞得自己要得忧郁症了。你是你,他是他,你觉得他戆,他也觉得侬不领行情。爱怎么玩就怎么玩,人家玩的是自己家的钞票,我们哈哈一笑即可,随便他们怎么玩,又没影响我们吃喝拉撒睡觉

    • @HH-wn9cl
      @HH-wn9cl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觉得倒是没什么丢人的。小青年们觉得好玩,为无聊的生活加点调料,俗话说叫人来风。没什么好上纲上线的。思想开放点,哪怕大街上跳岗灌舞,也没撒好大惊小怪的,人家自己没觉得丢人,我们何必替别人觉得丢人。这种又是老式中国拧的传统思维,天天觉得别人给自己丢人了,搞得自己要得忧郁症了。你是你,他是他,你觉得他戆,他也觉得侬不领行情。爱怎么玩就怎么玩,人家玩的是自己家的钞票,我们哈哈一笑即可,随便他们怎么玩,又没影响我们吃喝拉撒睡觉